这段时间
夜空中总会有绚丽的烟花闪烁
街口巷尾也常有孩童燃放炮竹
福友们知道这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
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吗?
其实,这些习俗背后的蕴意便是
祈福、 纳福、颂福!
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要说最“接地气”的当属“福”文化。“福”文化从古代即开始萌芽,并逐步形成一种民俗,它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“福”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,我们今天着重叙述“福”在地域上的体现与应用。
全国有多处以“福”字入地名的,贵州福泉市、云南福贡县、湖南长沙开福区、山东烟台福山区,南京则有福陵里、福真街、福兴街、福景路等等。福州作为一个大城市命名并连带形成闽东一大片以福字冠名的地域——福清县、福安县、福鼎县、永福县(后改称永泰县)。现今福州市区带福字的街道、道路、村镇的地名就有六十多处。
地域名称上的“福”文化的体现,当以福州为最。福州史上曾用过东冶、晋安、晋平、闽州、泉州、建安等多种名称,唐朝开元十三年(725年),因州郡西北有福山的缘故,始称福州。
福州民众总以生活在“有福之州”为傲,自然环境、气候风水、生态物种、饮食特产、家业居室等等,处处有福、件件得福。
2021年3月24日,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州福山郊野公园福榕园,对正在这里休闲健身的福州市民说出了“七溜八溜,不离虎纠”。历来用方言流传的这句话,迅速传遍全国大江南北。
在福州,“七溜八溜”指的是三坊七巷、上下杭、仓山区、鼓山广场、西湖公园和福州火车站。“虎纠”也就是福山。福州有山有水,既有江南的秀丽又有北国的粗犷,既有山水园林之美又拥有城市文明之魂。
在这里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髓,又展现出具有地域性的福文化特色。福州这座因水而生、因山而美、因人而兴、依天接地的山水之城,自然称得上是“有福之城”。
是的,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与向往是人类共同的天性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它告诉我们:只有真心实意为人民“福”务,才会被人民铭记,才会被历史铭记。
因此,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颂福,既是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而颂福,也是对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颂福。
让我们举杯颂福,一起来当中华民族的“颂福”使者吧。